编办概况

重点专题

泾川县委编办用活编制资源保障招才引智

【来源:泾川县委编办 | 发布日期:2023-02-28 】 【选择字号:

     泾川县委编办认真贯彻落实“人才强县”战略,围绕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一中心任务,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完善人才制度,着力破除束缚全县事业单位人才引进工作中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及突出问题,进一步释放和增强人才活力,人才引进工作质效得到了充分提升。

     一是提高站位、精心部署,为人才引进“压担子”。按照省市要求和《中共泾川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坚持把人才引进机构编制保障作为机构改革、体制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机构编制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推进。结合全县人才工作重点,靠实工作责任,确定一名分管领导和业务人员专门负责人才引进编制保障工作。同时,为了确保人才引进,探索开展了“周转池”试点工作,制定了周转池编制使用计划、使用程序、评估办法,为人才引进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机构编制保障基础。

     二是超前谋划、预算管理,为人才引进“搭台子”。把人才编制需求纳入编制预算管理,超前做好编制规划,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重大民生领域人才需求、年度政策性安置、事业单位自然减员等因素,综合分析研判年度人才引进编制需求情况,超前做好编制规划,建立人才引进编制“周转池”,切实增强编制保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对照组织、人社部门引进计划,深入部门实地督促检查,跟踪用人、进人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进人计划,精准核定编制,保障人才引进用编需求;将编制“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精简压缩重复设置、职能弱化、规模较小的事业单位,收回全县事业单位空编,集中管理、统一使用,优先保障专项招聘和其他重点工作用编需要,确保机构编制设置更加符合干部、人才建设成长需要。

     三是主动作为、服务大局,为人才引进“腾位子”。机构改革中,针对牛、果、菜产业发展,在机构编制紧缺的情况下,成立泾川县红牛产业服务中心等机构,保留加强了蔬菜、果品专业技术服务机构;聚焦“2168”发展思路和中心任务,以助推全县链长制重点工作为着力点,以服务保障专项招聘为切入点,全力筹措编制,保障人才引进;盘活用好行业系统现有编制,统筹调剂教育卫生系统现有空编,优先向基础教育学校和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引进工作倾斜;优化资源配置,持续加大编制调剂力度,根据全县事业编制总量,结合人才引进招聘计划,着力牵引编制资源向紧缺人才引进领域倾斜,有效保障了干部队伍建设和事业发展需要。

     四是紧盯问题、创新机制,为人才引进“扩路子”。积极探索编制创新管理手段,多渠道保障高层次人才“有编可用”。针对“基层教育、卫生领域进人难、交流难、留人难”的困境,打破编制“一核定终身”模式,动态核定全县教育、卫生机构编制总量,确保在核定编制基数内统筹分配使用编制;实行特事特办、快办快批,畅通人才引进中间环节,打通人才循环、人才流动的难点阻点,确保紧缺人才尽快“安家落户”;针对部门满编、无法引进紧缺型、高层次人才的困境,申请周转编制127名(其中:教育系统40名、卫健系统87名),引进各类人才106人,重点保障县委、县政府阶段性重大工作任务需要,群众普遍关注的社会民生领域,事业单位结构性人才引进和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紧缺急需性人才引进工作。(撰稿:史小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