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办概况

重点专题

 发挥职能优势 提高履职能力 
泾川县委编办“四个确保”为文明城市创建奠基铺路

【来源:泾川县委编办 | 发布日期:2022-04-28 】 【选择字号:

文明城市创建以来,泾川县委编办充分发挥机构编制职能作用,紧扣市委“3659”战略思路和县委“2168”发展思路,切实将有效的机构编制资源保障到推进“六大行动”、落实“八大产业链”上,坚决做到“四个确保”,助推加快文明城市创建步伐,为建设富裕文明幸福美好新泾川提供坚实的体制机制保障。

一是盘活编制资源,核增领导职数,确保重点领域力量“不减弱”。按照“严控总量、统筹使用、有减有增、动态平衡、保证重点、服务发展”的原则,严肃评估审查,进一步梳理各单位职责,根据单位职责任务变化,对单位之间的编制进行优化调整,对职能减少、业务退化和过去核编较多事业单位的人员编制进行酌量核减;对职能增强、业务增多,尤其是承担城市更新行动和“链长制”建设的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农业农村局各核增副职领导职数1名,及时成立泾川县红牛产业服务中心,不断推动“产业链”提质增效。同时,先后成立泾川县大数据中心,泾川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泾川县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站,泾川县应急保障中心,确保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抓建上久久为功、持续用力。

二是明晰边界职责,理清权责关系,确保各自职责履行“不走样”。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县权责清单动态调整工作的通知》,全面启动权责清单动态调整工作,不断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对涉及的城市建设、项目审批、乡村规划、执法检查等重点领域逐项进行核对,严格对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深入细致地梳理实施。切实规范和约束部门履职行为,确保在文明城市创建和“链长制”建设工作中,各部门权责边界清晰,任务落实有力。至目前,共梳理29个部门权责事项5431项(行政许可260项,行政处罚3871项,行政强制205项,行政征收12项,行政给付83项,行政裁决9项,行政确认103项,行政奖励82项,行政监督91项,其他行政权力715项),进一步细化工作环节,优化事项目录,切实提升指导水平,实现了权责事项上清单、清单之外无审批。

三是严格三定核查,用好周转编制,确保工作任务落实“不打折”。结合全市“三定规定”执行情况自查和机构编制核查,为确保创建活动持续深入开展,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和机构建设,制定下发《关于对“三定”规定执行情况开展自查自评和专项督查的通知》,对部门“三定”规定开展回头看,做到部门任务明确、机构规范、人员到位。结合我县实际,切实用好“周转编制”,不断缓解专业人才引进的编制压力,及时了解掌握各单位的用编需求,根据用人单位的编制情况和引进人才需要,确保紧缺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坚持优先补充急需岗位的原则,对人才引进涉及的编制使用事项实行特事特办、快办快批,及时在实名制信息系统中录入引进急需紧缺人才信息,特别是在教育卫生、产业开发等全县重点产业链人才引进方面予以优先保障,以保证急需紧缺人才能够尽快“安家落户”。至目前,下达周转编制127名,引进急需紧缺人才84名,进一步优化了人才资源配置,充分保障全县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工作。

四是深化联动互动,抓实包抓共建,确保文明城市创建“不停歇”。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出发点,按照《平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泾川县中心城区包抓共建和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要求,组织机关干部定期前往世纪花园A1-3号楼,为包抓共建和网格化管理责任小区开展巡查,重点协助社区做好小广告清理、“飞线”整理、消防安全器械巡查、垃圾杂物清理等工作。同时,积极与中街社区衔接,扎实开展社区“双报到”活动,以实际行动开展“社区服务、社区治理”活动,重点宣讲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交流收获体会,促进学懂弄通做实;依托社区“睦邻党建”等场所资源,共同开展主题党日等活动,增强基层战斗力;定期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我们在行动”主题活动,引导党员干部人人参与志愿活动,全力助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走深走实。( 撰稿: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