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办概况

重点专题

泾川县委编办以“三强措施”着力打造“三型编办”

【来源:泾川县委编办 | 发布日期:2022-04-01 】 【选择字号:

 

近年来,泾川县委编办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工作思路,结合自身职责,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创新工作思路,提升服务效能,努力打造忠诚型、服务型、效能型模范机关,以实际行动服务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强归口意识,打造政治过硬、特色鲜明的忠诚型编办。坚持认真执行《县委编委工作规则》、《县委编办工作细则》,从严落实归口管理要求,强化归口管理意识,建立健全重大工作及时请示、常规工作定期报告制度,做到把机构编制重大事项纳入组织部制度化管理范畴,确保归口管理真正“管的好、管的全、管的住”,推动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主动对标组织部门工作标准,全面提升干部能力素质,坚持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修订完善主任办公会议制度、机关管理制度等21条规章制度,制定《县委编办工作制度汇编》,切实构建了以制度管人管事的完整化、规范化工作制度体系,营造了风清气正、积极作为的良好氛围。对照组织作风,大力开展“让县委放心、让部门满意”的模范机关创建工作,着力锻造“提笔能写、开口能讲、问策能对、遇事能办”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二加强本领提升,打造业务过硬、科学规范的服务型编办。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创建文明城市、推动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将有限的机构编制资源向重点领域和基层一线倾斜,形成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机制和良好环境,顺利完成并不断深化党政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改革、重点领域改革等“后半篇”文章,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编制保障。围绕乡镇(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理顺条块职责、减轻基层负担,推动治理重心下移、执法力量和资源向基层下沉,着力解决基层编制总量不足和“天花板”问题,真正做到让基层干部有“干头”、有“望头”、有“奔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化编制资源调控导向,建立编制“周转池”制度,激活闲置编制,盘活中小学、乡镇卫生院等编制,通过内部挖潜等方式,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推动工作的最优配置效应。

三是加强作风改善,打造素质过硬、工作扎实的效能型编办。将学习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纳入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总体安排、县委编委会重点学习规划和党校培训计划,通过常态化学习,夯实了理论基础,树立了法治理念,切实增强了贯彻落实《条例》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开展专项检查时,主动宣传《条例》等法规政策,切实增强部门的机构编制法治意识,同时,了解掌握部门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做到边宣传政策边解决问题,不断提升部门满意度。完善台账管理,按照机构清、分类清、关系清、职能清、编制清、职数清的“六清”原则,持续完善领导职数、编制配备、机构设立和人员调动日常管理台账,并装订成册。强化监督检查,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督办通报机制,对编委会议定事项落实不力、对改革推动配合不力、对巡视巡察、三责联审反馈问题整改不力的,发放限时整改通知书和督办函,以查促改、以查促进。(撰稿:尚孝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