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县委编办“四个确保”助力城市更新行动和“链长制”
为深入贯彻市委五届二次全会及县委十八届三次全会精神,充分发挥机构编制职能作用,落实市委“3659”战略思路和县委“2168”发展思路,切实将有效的机构编制资源保障到推进“六大行动”、落实“八大产业链”上,泾川县委编办“四个确保”助力城市更新行动和“链长制”建设,为建设富裕文明幸福美好新泾川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一是盘活编制资源,核增领导职数,确保工作抓建不懈怠。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按照“严控总量、统筹使用、有减有增、动态平衡、保证重点、服务发展”的原则,加强评估审查,认真梳理各单位职责,根据单位职责任务的变化,对单位之间的编制进行优化调整,对职能减少、业务退化和过去核编较多事业单位的人员编制进行酌量核减;对职能增强、业务增多,尤其是承担城市更新行动和“链长制”建设的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农业农村局各核增副职领导职数1名,为城市更新行动和“链长制”建设提供领导保证,确保在工作抓建上久久为功、持续用力。
二是夯实机构基础,开展“三定”核查,确保职责履行不打折。结合全市“三定规定”执行情况自查和机构编制核查,为确保创建活动持续深入开展,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和机构建设,制定下发《关于对“三定”规定执行情况开展自查自评和专项督查的通知》,对县委宣传部等35部门“三定”规定开展回头看,做到部门任务明确、机构规范、人员到位;及时成立泾川县红牛产业服务中心,不断推动“产业链”提档增效;拟对县招商服务中心机构升格,让机构、编制、领导力量进一步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城市更新和“链长制”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证。
三是明晰边界职责,更新权责清单,确保任务落实不松劲。不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强化权力监管,夯实履职基础,保证依法行政,全面启动权责清单动态调整工作,切实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对涉及的城市建设、项目审批、乡村规划、执法检查等重点领域逐项进行核对,严格对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深入细致地梳理实施。一方面,确保部门在落实工作任务时“有法可依,有据可循”,另一方面实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和“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目标,切实规范和约束部门履职行为,确保在城市更新行动和“链长制”建设工作中,各部门权责边界清晰,任务落实有力。
四是坚持融合创新,用好周转编制,确保人才引进不止步。结合我县实际,进一步盘活编制资源,切实用好“周转编制”,不断缓解专业人才引进的编制压力。及时了解掌握各单位的用编需求,根据用人单位的编制情况和引进人才需要,确保紧缺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坚持优先补充急需岗位的原则,对人才引进涉及的编制使用事项实行特事特办、快办快批,及时在实名制信息系统中录入引进急需紧缺人才信息,特别是在教育卫生、产业开发等全县重点产业链人才引进方面予以优先保障,以保证急需紧缺人才能够尽快“安家落户”,进一步优化了人才资源的配置,充分保障全县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工作。(撰稿:史小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