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办概况

重点专题

泾川县委编办“三张清单一张网”构筑
机构编制保障体系

【来源:泾川县委编办 | 发布日期:2021-11-29 】 【选择字号: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中共甘肃省委机构编制管理规定(试行)》有关精神,切实维护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泾川县委编办快速反应、转变方式、创新管理,打造“清单化”机构编制数据,“网格化”管理模式,不断推进机构编制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是夯实“数据清单”,认真做好机构编制台账。依托机构编制统计及实名制网络管理系统,健全完善机构编制电子台账,包括机构历史沿革台账、编制人员统计台账、年度人员变动台帐等,日常工作中采取实名制信息管理平台和机构编制电子台账同步运行的“双台帐”管理模式,对出入编纸质材料建档立卷,便于后续查找利用,对机构编制实名制系统和机构编制电子台账进行同步更新,确保两个台账信息对等,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数据随查随有、随用随新。同时扎实开展与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的信息核查和数据同步对接工作,及时对各部门机构编制和人员变化情况进行掌控,利用实名制系统数据全、更新快和管理精准化、规范化的优势,给各部门提供准确、实时的人员信息,为全县各部门提供有力的数据保障。

二是打造“重点清单”,认真用好领导职数台账。牢固树立“编制就是法制”的意识,严格落实中央、省市有关规范领导职数管理的文件精神,实行领导职数集中统一管理,坚持领导职数的刚性约束,增强对领导职数规范管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以“三定”规定及编委文件为依据,在内容准确详实、标准统一规范基础上,摸清职数底数,建立全县副科级及以上机关事业单位领导职数管理台帐,实行动态化协同管理,实现了对全县机关事业单位领导职数的精准监管、动态监测和统计分析。积极配合县委组织部,以《领导职数台账》为抓手,将规范领导职数管理贯穿于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管理的全过程,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职数预审制度,切实拧紧职数“水龙头”,采取例行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领导职数管理执行情况的监管力度,进一步提高领导职数管理工作的规范性。

三是列清“整改清单”,扎实抓好问题整改台账。将信息化手段与传统方式相融合,依托机构编制统计及实名制网络管理系统,客观、准确分析各层级编制构成是否合理、各行业系统编制占比是否科学、各部门(单位)超(空)编情况是否突出,综合实有人员年龄结构、学历情况等,提前采取措施,在实现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的前提下,合理配置机构编制资源,切实提高编制的使用效率。重点围绕政策性超编问题,梳理历年来机构编制跟踪问效及各项督导调研时所发现的问题,列明类型、原因、措施、时限、责任人等内容,建立完善机构编制问题整改台账,实行机构编制问题销号制管理,一事一账、全程留痕,动态更新、定期对账。以《问题整改台账》为依据,严把机构编制受理关口,加强机构编制申请事项和监督环节的协调配合,将问题整改情况列入机构编制审批要件,进一步加强源头治理,推动监督关口前移,为党委、政府和编委科学决策当好参谋助手。

四是积极探索“网格化”管理模式,全力管好机构编制资源。积极探索机构编制工作网格化管理模式,以县直部门和乡镇(社区)为单位,划定网格范围,各单位推荐熟悉机构编制工作、责任心强、组织协调能力出色的工作人员,统一考察、择优选配为网格员,主要负责本部门单位机构编制管理、人员调配审核、权责清单建设、事业单位登记、机构编制数据核查等方面的统计和整理工作。同时学习和宣传有关机构编制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配合做好日常监督检查和专项检查,结合工作实际,提出机构编制意见建议,加强业务办理和信息报送工作。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中共甘肃省委机构编制管理规定(试行)》等上级出台的新政策新规定以及最新工作动态,及时通过QQ、微信等方式传达到每名网格员;线下定期召开网格员培训会议,传达上级文件精神,听取有关工作情况和意见建议,安排部署下阶段工作任务,切实提升机构编制管理效能。(撰稿:史小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