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县委编办抓牢抓实抓好“为党旗添光彩,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今年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泾川县委编办紧紧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总要求,扎实推进“为党旗添光彩,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将其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最终落脚点,紧密结合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痛点、难点、焦点”问题,有力将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为办实事、开新局的工作成效。
一、立足岗位职责做好贴心服务,积极回应群众关切需求解“民忧”。一是强化职责担当热心服务群众,铺好“交心路”。党员干部立足岗位职责,勇于亮明党员身份,进一步落实责任担当,强化主动服务意识,避免群众办事来回奔波。做到群众进门办事有笑脸,群众渴了有热茶,群众累了有椅坐,群众问话有人答,党员干部耐心解答群众提问、合理诉求和困惑,让群众有事而来,满意而归,树立县委机关和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二是进一步优化精简工作流程,延伸“顺心网”。按照“一次办、马上办”的要求,认真梳理规范好编办业务工作,对涉及便民服务事项明确承诺办结时限,能够马上办结的立即给予现场办理,不能够马上办结的当面告之,并承诺办结时限。对于办理事业单位登记和年审业务的单位,采取全流程“不见面”网上审批,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有效提高办事效率,极大方便单位干部职工办事。三是进一步做好机构编制政策解读,构建“联心桥”。充分保障办事人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使社会公众更好地知晓、了解机构编制部门出台各项政策,有效促进依法行政,更好的开展机构编制工作。
二、深入社区主动寻找群众,政策服务上门暖“民心”。一是及时解决群众当前之“忧”。积极组织单位党员干部开展服务群众大走访,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台帐,踊跃开展为民办实事活动。在服务群众大走访中了解到驻点帮扶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及时解决群众当前之忧。二是及时解决群众当前之“需”。积极与社区沟通对接,认领青年志愿者服务岗位,按照社区统一安排部署,做好青年志愿者各项服务工作,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贡献单位干部职工微薄力量。组织党员干部深入中街社区积极开展文明乡风、卫生整治、文明劝导值勤等活动10余人次,向群众宣传交通安全、文明卫生、安全维稳、疫情防控等知识政策,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0余份,为群众提供各类便民服务及时解决群众当前之需。三是及时解决群众当前之“虑”。积极落实市、县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开展帮扶村群众疫苗接种工作,党员干部采取入户当面交流或是电话沟通的方式,向群众广泛宣传疫情防控政策,耐心指导群众填写个人信息,详细解答疑问,为群众接种疫苗提供全程“保姆”式贴心服务,为全县疫苗接种工作的高效推进和运转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目前,已经累计通知200余名群众到王村镇卫生院免费接种新冠疫苗,切实保障了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及时解决消除了群众思想顾虑。
三、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多措并举全力解决群众后顾之忧顺“民意”。一是严明各项政治纪律,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守牢办公室的“安全门”,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力度,化解信访苗头倾向。三是积极做好节省开支,避免浪费行为出现,节约用水、用电、办公用品等,积极营造安全稳定的办公环境。(撰稿:王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