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县委编办精准施策 全力保障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泾川县委编办立足职能定位,充分发挥机构编制对人才工作的基础性保障作用,积极谋划,深入研究,扎实推进全县人才队伍建设,为全县新时代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
一是立足部门职能职责,强化编制保障。立足部门职能,强化责任担当,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优化资源配置。严格按照“严控总量、统筹使用、有减有增、动态平衡、保证重点、服务发展”的原则,切实管好用活机构编制资源。加大对职责调整、职能弱化的部门和领域的机构编制编制调配力度,在机构编制总量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控、减、调、保”等方式,全力保障重点领域、重大产业链、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补充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引进急需紧缺人才的用编需求。
二是找准用好周转编制,突出难题破解。全力抓好全县有关事业单位编制“周转池”试点工作,严格按照周转编制使用范围,从严控制审批和使用,定期不定期对使用情况进行跟踪评估、动态监管,进一步加强周转编制下放、返还力度,截至目前,分配下放的127名周转编制已使用120名,共返还43名,充分发挥周转编制使用效益,有效防止了编制资源固化。通过使用周转编制有效破解了全县尤其是教育、卫生等重点民生领域编制资源紧缺问题,极大地优化了人才队伍结构。
三是优化盘活编制资源,激发人才活力。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关心关爱干部有关要求,着力盘活现有编制资源,稳妥有序推进项目人员入编工作。根据全县项目人员现状、编制空缺情况,认真进行研判分析,研究制定了《泾川县高校毕业生基层项目人员入编实施方案》,通过积分管理、组织提拔等多种入编方式,将符合条件的项目人员纳入编制管理,进一步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四是加强协调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始终牢固树立“抓人才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在人才引进、人员交流调整前,主动与组织、人社部门对接各单位编制空缺、自然减员等情况,围绕教育、卫生领域以及平凉红牛、设施蔬菜、优质苹果等八大重点产业链人才需求,综合分析研判人才引进编制需求情况,超前做好编制规划,切实增强编制保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同时不断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衔接,做好各项法规政策解读,全力服务和保障全县人才工作,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撰稿:尚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