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办概况

重点专题

泾川县创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机构设置情况调研报告

【来源: | 发布日期:2013-05-07 】 【选择字号:

泾川县创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机构设置情况调研报告

 

为认真贯彻实施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项目,有效保护利用和挖掘泾川文化资源,促进泾川文化产业大发展,实施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提供体制机制保障,近期,县编办、文广局、大云办对全县历史文化发展状况和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情况等做了专项调研。

一、县内文化资源概况

泾川居丝绸古道要冲,为华夏文明摇篮腹地,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孕育出了许多绚丽夺目的文明成果,特别是以西王母文化、佛教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为代表的特色地域文化遗存,具有非常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一)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泾川是古人类重要发祥地,旧石器时代早期,境内就有人类生息繁衍,有仰韶、齐家、商周等各个时期的文化遗址303处,馆藏文物1490多件。1974年县内泾明乡牛角沟出土的距今4万至5万年前的人类头骨化石,被中国科学院古人类研究所命名为“泾川人”,为甘肃省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化石。1976年发现的泾川大岭上古人类遗址,被学术界认定为60万年前古人类繁衍生息之地,是甘肃省人类发祥的标志性遗址。另外,泾川西汉设安定县,北魏泾州,隋代置安定郡,金大定七年改名泾川县,建州置郡设县已有2100多年历史。

(二)西王母文化影响巨大。始建于西汉元封年间的王母宫是中国最早、最大的西王母祖庙,是目前大陆仅存的一处祭祀西王母之地,被誉为“天下王母第一宫”;现存于王母宫景区的《重修回山王母宫颂》碑,为北宋开宝年间重修回山王母宫时所留,是目前国内幸存的最早记载西王母史迹和祖庙的碑刻。始于北宋开宝元年(968)的西王母庙会,距今已举行1041届,多年流传下来的西王母祭祀仪式、王母蟠桃会、采圣水仪式等成为泾川独特民俗文化的象征,每年朝圣人群多达10万之众,被列入第二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999年,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和中国民俗学会正式确立了泾川是西王母的降生地和西王母文化的发祥地的重要地位,授予王母宫“国家重点民俗文化景区”称号,授予泾川县城“中国西王母文化名城”称号;2002年,在中华世纪坛取土仪式上,王母宫被定名为“中华西王母祖祠”。

(三)佛教文化遗存众多。泾川是佛教传入中国最早的地区之一。历史上先后有12位帝王下诏或敕赐兴泾州佛事,境内现存、发现和出土的舍利塔遗址、佛舍利、石窟、佛像等佛教文化遗存1500多处。始凿于北魏太和二年(公元479年)的王母宫石窟和始凿于北魏永平三年(公元510年)的南石窟寺,均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母宫石窟现存大小佛像2000多尊,雕像和壁画精美绝伦,可与莫高窟和云冈石窟相媲美。南石窟寺现存高大立佛7尊、胁侍菩萨14尊,与庆阳北石窟寺并称“陇上石窟双明珠”。以南石窟寺为中心,沿泾河两岸有各类石窟群、石窟龛多处,形成了国内罕见的“百里石窟长廊”。196410月发现的佛舍利塔地宫为隋代大兴国寺、唐代大云寺遗址,出土的14枚佛祖骨舍利及石函、铜匣、银椁、金棺、琉璃瓶五重套函,被评定为国宝级文物,最早将中国传统的棺椁葬制引入佛教,反映了唐代在舍利瘗埋制度上的重大变革,开创了佛舍利葬制中国化的先河,曾多次代表中国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到美国、英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展出,在海内外产生了强烈反响,目前这批舍利及套函保存在省博物馆。1969年,在大云寺以西发现北周宝宁寺遗址,出土比丘慧明瘗埋舍利石函一套,包括石函、铜椁、铜棺、舍利瓶、舍利等,目前这批舍利及套函保存在平凉市博物馆。2007年,在古泾州大云寺原址建设大云寺博物馆。目前已完成原大云寺博物馆一、二期规划内的所有工程建设任务,完成投资1.5亿元。20102月,大云寺·王母宫景区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21231日,在泾川大云寺遗址,再次发现重大文物,目前已发现佛像窖藏2处、疑似地宫遗存一处,已发掘清理出土文物270余件(组),出土陶棺一具现保存在县博物馆,从陶棺缺口处可见内有木匣等文物,根据砖刻铭文记载,陶棺内有诸佛舍利二千余粒并佛牙佛骨。这批佛教文化遗存得到专家学者高度评价和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省委王三运书记作出了“可列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一个重点,给予规划和利用”的重要批示,省委常委、宣传部连辑部长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听取了省文物局及市、县汇报,组织省内外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讨论,并从发掘清理、学术研究、保存保护、宣传报道、成果应用等七个方面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另外,泾川还存有北魏“南石窟寺之碑”、元代“镇海寺碑”、西秦“归义侯印”、金大安铁钟等多处佛教文化遗存,这既是泾川佛教发展和兴盛的历史见证,也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宝贵资源。

(四)民俗文化绚丽多彩。位于王村镇境内的完颜民俗文化村是全国关内最大的完颜宗弼(兀术)后裔聚居区。村内九顶梅花山的黄土山包延绵曲环,九曲相连,金代完颜家族后裔在山下守陵800多年,现有完颜后裔10245182人。现存金代最后一位皇帝完颜承麟墓、金兀术之子芮王完颜亨墓及完颜氏供奉的汉族女神皇甫圣母庙,规模宏大,相对完整的保存了金代建筑风格。完颜祠堂供奉着金代10位皇帝及历代辅国重臣的遗像,展示了女真民族特色和皇家文化内涵,金代女真人萨满教礼仪和祭祖仪式至今保存完整,倍受历史文化考古学者的高度关注。另外,泾川荞面煎饼、“火烧子”等民间小吃品类繁多,剪纸、刺绣、编织、石刻、皮影等民间艺术异彩纷呈,地域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极具开发价值。

(五)姓氏文化根深叶茂泾川是中国暨越南阮姓的起源地。商周时期,泾川境内建有阮国,是皋陶的一个裔孙阮髡建立的诸侯国,阮国被周文王吞并后,阮国的子孙就以国为姓,在泾川生活并传至第十五代孙阮肥子后,从泾川迁徙到河南陈留尉氏县隐逸,此后逐步迁移到全国各地及海外。对此,《诗经》、《千家姓查源》等古籍均有记载。县内城关镇水泉寺村现存有阮陵原址、阮国国都共池遗址及阮陵渠原址,全球80万阮姓后裔都以泾川阮陵为祖陵,以泾川为阮姓发源地,形成了“天下阮姓出泾川”的共识。2012年4月,中华阮姓文化研究会筹备会一行5人来泾川寻根谒祖。今年5月,中华阮姓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将在北京召开,届时,有美国、日本、越南和我国台湾地区代表组成的100多人代表团回泾川阮陵祭祖。

(六)红色文化光耀后人。泾川是红军长征途中重大革命历史事件的原发地,红25军长征途经泾川留下了许多珍贵历史遗存。红25军政委吴焕先率部搏击马匪,血沃泾川,年仅28岁。现保存有红25军军部、红25军战胜白军的十里战场原貌、吴焕先墓等历史遗存。李先念、徐向前、刘华清、徐海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给吴焕先烈士的功绩给予了高度评价。今年清明节期间,吴焕先烈士侄子吴世友一行3人前来泾川扫墓祭奠。目前,吴焕先烈士纪念馆按照副县级建制成立了管理机构,建设项目已经省上批复立项,正在编制建设规划。

(七)生态文化独树一帜。几十年来,全县上下持之以恒开展植树造林、改土治水,目前,全县林业用地面积达到122.11万亩,人工林保存面积达到81.3万亩,人均占有林地2.7亩,森林覆盖率由建国初期不足1%提高到目前的37.13%;全县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144.8平方公里,治理程度达到82.4%,梯田化程度达到78%,先后荣获“甘肃省实现绿化第一县”、“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县”、“全国生态林业建设先进县”等称号。近年来建成的田家沟生态风景区,将流域生态治理与文化旅游产业有机结合起来,融生态旅游、文化展示、休闲度假为一体,被国家水利部命名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和“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官山林场作为泾川生态林业建设的一个缩影,建成观赏植物园、半坡树木引育园、生态建设展馆等多处文化旅游景点,展示了泾川生态林业建设的艰苦历程和辉煌业绩。

二、目前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泾川县充分挖掘利用全县的文化资源,在文物保护、资源开发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随着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被提到新的战略高度,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项目正式启动,相关工作任务日益加重,文物的保护利用等与有限的工作实施机构、人员力量形成强烈的反差。

一是现有文化单位机构设置零乱,职责单一,文物保护利用、文化产业开发人员编制紧缺。全县文化系统下属单位10个,事业单位共有编制133个,除电视台、稽查队、业余体校、图书馆、西王母艺术有限责任公司、网络传输公司占编制111个外,从事文物保护利用、文化产业开发研究的人员编制仅22个,人员力量十分紧缺。大云寺博物馆建成后,仅有编制5个,刚从事文物保护的人员就十分紧缺,后续的开发研究工作滞后,特别是20121231日在泾川大云寺遗址再次发现重大文物后,人员力量就异常紧缺,遗址保护缺必要的组织机构和人员经费保障。

二是现有产业开发承担单位分散,工作开展权限低。全县文物保护机构有博物馆、王母宫石窟文管所、南石窟寺文管所;文物保护利用和产业开发机构有大云寺景区开发建设办公室、王母宫景区管理局、泾川县水保局、泾川县林业局、泾川温泉宾馆。县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8处,野外文物保护点300多处,馆藏文物13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3件,二级81件,三级378件。

三是现有机构运行过程中事权不顺。目前大云寺景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职责单一,只承担开发建设任务,省市没有对口管理机构,项目规划建设、资金争取以及土地征用等工作中相互掣肘,用人机制不活,历史文化研究、规划建设、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比较紧缺。

在繁重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任务面前,现有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岗位设置都远不能满足工作需求。尤其是泾川作为文化、旅游资源大县,在文物保护利用和产业开发方面,与文化大发展的国家战略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所需的实施机构和人员力量存在着巨大差距。

三、今后工作的思路和重点

按照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党的十八大提出的

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建设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文化产业群”的发展路线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和省委王三运书记在《关于大云寺遗址重大文物发现有关情况的报告》上作出“可列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一个重点给予规划和利用”的重要批示精神,以创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泾川项目区为载体,深度挖掘泾川历史文化资源,弘扬西王母文化、佛教文化、民俗文化、姓氏文化、生态文化、温水文化内涵,进一步做大做强泾川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项目建设。

结合省市总体部署和我县发展实际,今后一个时期,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紧扣全力打造丝绸之路东段重要的佛教文化名城、中国大陆最大的西王母拜谒圣地、西北地区理想的生态休闲养生度假区的定位,抢抓全省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实施“3341”项目工程的重大机遇,立足县内悠久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资源,按照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并重、资源保护与产业开发同步的原则,以学术研究为先导,以规划为龙头,以项目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全力打造特色品牌,把泾川建成全省创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重要节点和核心区域,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力争到2015年,全县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以上,到2020年达到5%以上。

重点任务编好“一个规划”,打造“四大园区”,建成“八个基点”,建立“四项机制”。

编好“一个规划”:精心编制《泾川县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按照全省创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总体规划,立足泾川经济社会条件,依托县内特色文化资源,对县内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深度研究,确立全县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定位、指导原则、思路目标、结构布局和实现路径,积极融入陇东南文化历史区的文物保护、大遗址保护、文献典籍整理、民族文化传承、文化产业发展、文化设施建设等板块,精心谋划一批支撑力强、影响面广的文化产业项目,聚集产业要素,发挥集群优势,促进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和其他资源的开发利用,引领全县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打造“四大园区”:一是大云寺佛教文化园。着眼传承佛教历史文化,以大云寺舍利塔为核心,建设佛教文物主展馆、佛教文化研究中心、佛教文化展示中心、佛教文化体验中心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主体项目,培育形成集旅游、文化、研究、服务为一体的佛教文化园区,与南石窟、百里石窟长廊保护开发统筹考虑,一体推进,把泾川建设成为西部佛教文化研究和传播的重要基地。二是泾州古城遗址公园。发掘商周祭坛、商周阮陵、周共池、汉城墙、北魏梁家院、北周宝宁寺、宋龙兴寺、明水泉寺大殿等文化遗址,建成国家级古城遗址公园;三是西王母文化园深度挖掘西王母文化内涵,复原清代王母宫建筑群和瑶池十二玉楼,新建西王母博物馆、西王母乐舞情景演出场馆等设施,把王母宫建设成为国家级重点民俗文化园区;四是吴焕先革命烈士纪念园以吴焕先墓、红军楼等红色革命遗址为依托,建成吴焕先陵园、吴焕先纪念馆,打造纪念红二十五军红色文化主题公园,争取纳入陕甘宁边区红色旅游线路,积极申报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建成“八个基点”:一是以“朝觐舍利、参禅礼佛”为主题,着眼传承佛教历史文化,把大云寺建设成为西部地区佛教文化传承和研究的重要基地;二是以“寻根谒祖、祈福纳祥”为主题,深度挖掘西王母文化内涵,把王母宫建设成为国家级重点民俗文化园区;三是以“石窟考古、遗址探秘”为主题,以南石窟寺保护开发为中心,建成百里石窟长廊文化园区;四是以“追本溯源、民俗体验”为主题,维修保护完颜祠堂和芮王墓,建成完颜民俗文化村;五是以“缅怀先烈、爱国教育”为主题,以红二十五军四坡战役纪念地、红军楼保护开发为中心,建成红色文化基地;六是以“梦回阮国、归宗祭祖”为主题,修复阮陵、盘顶子、共池、古井等历史遗址,在国内外打出“天下阮姓出泾川”的品牌,把阮陵打造成国内外阮姓人寻根祭祖圣地;七是以“生态观光、休闲娱乐”为主题,充分展示我县生态建设成果,把田家沟和官山森林公园建设成为集观光游览、休闲避暑、氧吧养生、水保示范为一体的生态文化体验区;八是以“保健理疗、人文养生”为主题,充分发挥温水资源优势,把温泉建设成为知名养生休闲度假区。

建立“四项机制”:一是组织保障机制。把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同研究部署、同组织实施、同督促检查。充实完善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建立文化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制定全县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协调解决重大问题。二是资金投入机制。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同时,充分发挥政府服务职能,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成立专业化的文化产业开发投资公司、协调金融机构扩大信贷、引导企业上市融资、鼓励民间投资以及组建担保公司、无形资产作价质押和实施贷款贴息等多种有效方式,加大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力度。三是合作交流机制。切实加强横向合作,继续办好“海峡两岸西王母论坛”等学术研究活动,深度挖掘西王母文化内涵;切实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协作,积极邀请国内外历史、佛教、考古方面的专家参与,组建大云寺文化学术研究专家团队,深入推进学术研究;立足泾川独特区位优势,加强与庆阳、天水等周边地区合作交流积极融入“陇东南历史文化区”。四是市场运作机制。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委托生产等政策措施,在资金投入、项目扶持、资源配置等方面加大倾斜力度,扶持发展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重点文化企业,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向影视、动漫、文化产品数字制作等领域聚集,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

四、下一步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等方面的设想

为了抢抓和顺应“十二五”期间国务院将甘肃省列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以及大云寺近期出土的窖藏佛像、陶棺等珍贵文物的大好机遇,进一步做好全县历史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工作,充分发挥泾川文化资源在泾川县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以大云寺佛教文化、西王母文化、泾川古城遗址文化、红色旅游文化为依托,对泾川县现有文化事业机构进行充实调整,为创建华夏文化传承创新区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一是组建泾川县文物局。泾川是甘肃省文化资源大县,建郡置县已有2100年的历史,是州、郡、县三级治所所在地,具有丰厚的文化遗产积淀。除出土了大量文物之外,尚有百里石窟长廊等大量的地上文物遗址和泾州故城等大量的地下文物深埋于地下,长期以来,泾川是文物盗挖的重灾区。目前的文物工作和安全管理一直由县文广局、县博物馆、县文化市场稽查大队代为管护,职能发挥有限。建议组建泾川县文物局,事业单位,正科级建制,拟定编制11人,设局长1名、副局长1名,工作人员9名。下设办公室、文保组、督察组。将先博物馆、王母宫文管所、南石窟文管所划归文物局管理。组建罗汉洞石窟文管所,隶属县文物局管理。

二是组建成立泾川大云寺佛教文化园管理委员会。目前大云寺佛教文化园已被列入全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重点项目,大云寺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任务巨大。建议组建泾川大云寺佛教文化园管理委员会,县级事业单位,拟定编制60人,设主任1名,副主任2名。内设综合办公室、规划建设科、宗教事务科、计划财务科、宣教招商科、文化研究科、安全保卫科、旅游开发科等八个科室,均为正科级机构,各设科长1名,副科长1名。下设财政局、国土局、规划局、建设局、旅游局、宗教事务局、佛教协会等工作职能和部门。均为泾川县相关职能部门分支机构,正科级建制。

以上各机构成立后,将立足研究、保护、传承、发掘、整合、弘扬泾川历史文化、西王母文化、佛教文化、民俗文化、旅游文化资源等为工作重点,彻底解决原工作机构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和问题,建立健全一套科学、顺畅、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发展的体制机制,积极培育泾川文化市场主体,激活文化发展动力,坚持文化与经济的有机结合,切实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使以大云寺佛教文化为中心的文化产业成为泾川乃至全省经济实现快速增长和社会跨越发展的主导要素和强大引擎。